校园安全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校园安全

荆门职业学院“非法校园贷”活动实施方案

时间:2018-09-07   

  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明确各高校“非法校园贷”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职责的通知》文件精神与进一步落实学校《“非法校园贷”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方案》要求,加强大学生网贷风险的防范意识,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自觉远离网络借贷行为,规避盲目消费风险,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努力营造崇尚节约的校园文化环境,制定如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认真学习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校教师认真学习非法校园贷相关知识,切实提高对“校园贷”专项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把深入开展“校园贷”专项治理工作作为建设平安校园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建立健全维稳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建立以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会及各班班长的“非法校园贷”专项工作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会的积极配合下,班长的推动下,全面防控校园非法贷款的风险,妥善处置各类校园学生金融风险事件,维护和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正当权益。

    长:贾  

  副组长:邓先军

  成  员: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会干部及各班班长

  三、具体措施

  (一)联系中国农业银行(荆门分行),让熟悉金融知识的优秀员工担任宣讲员,进校宣传校园金融知识。

  (二)中国农业银行根据我校校园金融需求增设校园金融服务网格化工作站,创新和推广能够覆盖我校的校园金融产品。

  (三)银行印发大学生金融服务手册。结合非法校园代理的特点和形式,制作非法校园贷案例汇编。

  (四)开展网络安全和金融知识教育

  要将防范校园不良网贷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院至少组织一次报告会、讲座、论坛等形式的教育,请银行工作人员向全院学生普及金融信贷知识、网络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网上谨慎使用个人信息,勿将个人身份证、学生证等借给他人网贷或购物,掌握诸如逾期还贷滞纳金、违约金等基本金融常识,增强学生网络金融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通过校园不良网贷典型案例,让广大学生了解校园网贷潜在风险,切勿对网贷产品盲目信任,尤其要警惕熟人推介参与网购刷单兼职,教育引导学生不参与、不介绍校园网贷和网购刷单兼职,增强对网贷业务的甄别能力,自觉远离校园不良网贷,切实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安全防范意识。

  (五)深入开展网贷情况排查

    要针对学生参与校园网贷变化情况,开展一次深入彻底的排查,建立参与网贷学生档案。排查工作要做到在校学生全覆盖,曾经参与网贷现已还清贷款的、参与网购刷单兼职的也要列入排查范围。此外,还要加强日常排查工作,建立校园不良网贷日常监测机制。

  六)切实加强日常教育管理

    排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等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发现学生在网络贷款、网购刷单兼职以及生活消费、人际消费、娱乐消费等方面出现的倾向性问题,采取针对性教育措施予以纠正,及早发现,及早避免风险。

  (七)做好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

  1、增强防范意识,将防范校园不良网贷作为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院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全方位向学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加强警示教育。

  2、普及信贷知识,通过学生会组织举办知识竞赛、心理情景剧等活动,普及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3、要对渗入校园的网络贷款平台及其提高的金融产品进行风险评估,对明显具有欺诈性质、侵害学生利益的不良网贷平台及时向银监、网信等部门举报。

  4、发挥院学生会、院志愿者的作用,在校园开展一次抵制校园不良网贷、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等咨询、签名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理性和科学的消费观。

  (八)切实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1、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奖助学金及相关贷款政策宣传的广泛性、有效性和知晓率,使学生在遇到资金困难时能够将国家资助体系作为首要选择。

  2、提高学生资助工作水平。切实加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力度,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科学管理,畅通学生资助渠道,简化资助办理流程,提高资助工作效率,确保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3、拓展学生资助工作渠道。进一步健全完善院勤工助学管理制度,在现有基础上,充分挖掘校内资源,设法增加院勤工助学岗位,帮助确有生活困难的学生缓解燃眉之急。

通过以上各种途径的宣传和教育,来增强我院学生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有效遏制“非法校园贷”高发态势,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O一八年九月二日


地址: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军马场路3号

电话:0724-6075203

Copyright © 荆门职业学院

鄂ICP备16017464号-1 荆门职业学院纪检监察审计处,举报电话: 0724-6075257,举报邮箱: jmvcjcs@163.com

技术支持:荆门鑫网